破乳劑發展至今將近有100年的歷史了,最早紀錄使用破乳劑破乳的文獻發表于1914年。自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破乳劑就已經應用在油田當中了,并且研究人員已經開始用表面活性劑作原油破乳劑的研究。我國在破乳劑行業的研究較少,尤其是具有新的化學結構的破乳劑;其次就是破乳劑的單劑品種較少,且新型的破乳劑開發來說又比較困難,而復方型的破乳劑由于能夠低溫破乳,且用量少,見效快,所以目前復方型的破乳劑在油田中使用的較多。且目前國內破乳劑的研究也大多是以復方型的破乳劑研究為主。安得科技投入大量資金,經過多年現場實驗,研發多個系類產品,大量適用于國內大部分油田,并獲得多項專利。
作用原理
由于一些固體難溶于水,當這些固體一種或幾種大量存在于水溶液中,在水力或者外在動力的攪動下,這些固體可以以乳化的狀態存在于水中,形成乳濁液。理論上講這種體系是不穩定的,但如果存在一些表面活性劑(土壤顆粒等)的情況下,使得乳化狀態很嚴重,甚至兩相難于分離,最典型的是在油水分離中的油水混合物以及在污水處理中的水油混合物,在此兩相中形成比較穩定的油包水或者水包油結構,其理論基礎是“雙電層結構”。在此情況下,投入一些藥劑,以破壞穩定的雙電層結構,以及穩定乳化體系,從而達到兩相分離的目的。使用的這些為了達到破壞乳化作用的藥劑稱之為破乳劑。
主要用途
破乳劑是一種表面活性物質,它能使乳化狀的液體結構破壞,以達到乳化液中各相分離開來的目的。原油破乳是指利用破乳劑的化學作用將乳化狀的油水混合液中油和水分離開來,使之達到原油脫水的目的,以保證原油外輸含水標準。有機相與水相的有效分離,一種最簡單的有效方法是采用破乳劑,消除乳化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乳化界面,達到兩相分離。然而不同的破乳劑對有機相破乳能力是不同的 ,破乳劑的性能直接影響兩相分離效果。青霉素生產過程中,一個重要程序是用有機溶劑(如醋酸丁酯)從青霉素發酵液中萃取青霉素,由于發酵液中含有蛋白質、糖類、菌絲體等的復雜物,萃取時有機相與水相的界面不清,呈一定強度的 乳化區,對成品得率影響很大。為此必須使用破乳劑破乳,消除乳化現象,達到兩相快速有效分離。